当代医学的发展,不但表现在专业人员的数量、质量的提高,医学技术的进步,医学院校纷纷建立等方面,而且表现在医学知识的普及面积与深度的进展。医学知识的普及是件好事,但是,由于医学科学自身的复杂性和局限性,对于非专业人员的一般群众来说,又很容易产生误解,结果,某些知识非但没能帮助人们增进健康,反而导致出各种心理负担来。
最明显的例子,就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刚学习临床各科的某些疾病时,总感到好像自己也有类似的毛病,等到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,才知是虚惊一场。为什么呢?因为,大多数的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没有特异性的,日常生活中,谁没有过头痛脑热的呢?但如果自己人为地作为脑瘤来“诊断”,担心之下,睡眠不好,头痛症状又会加重,又反过来论证了自己“诊断”的正确性,因此,越想越怕,越怕症状越严重,形成恶性循环,影响健康。
又比如,日常生活中,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多动、注意力涣散、情绪不好、学习困难,一筹莫展,这时,看到报刊上有“儿童多动症”这一名词,刚好对上号,马上带孩子到医院,让医生开一些治疗“儿童多动症”的药。但是,医生却并不会马上开药的,而是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后才定论。因为,好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,正常健康的儿童都是好动的,如果儿童过于安静可能还是一种病态。
临床上更常见的是一些接受治疗的病人的心理或生理问题。如患者做子宫切除术后,稍懂又不全懂医学知识者,会误以为子宫的失去意味着性能力的丧失,将生殖能力与性能力混为一谈,而产生了性心理严重障碍,甚至酿成婚姻悲剧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一是患者本身的受教育程度、知识水平、理解能力的欠缺,二是在传播有关知识过程中的失真和传统的错误看法的遗风。其中,十分值得重视的是,有些医务人员,特别是江湖医生的夸大宣传,往往起到误导作用,解释出现偏差或不足,以至让患者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。
消除医学知识普及带来的消极影响,既要靠各种宣传媒介注意科学性、实用性、全面性,还要靠临床医生的耐心解释、正确引导。作为病患者来讲,也要注意实事求是,不要听信片面之词,不要将不是专业医务人员的话当真,不要道听途说。否则,吃亏的,还是自己。